星罗棋布的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八吴”是古代金华府所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塘西八县的统称。 巴乌大地自古以来山清水秀、宝藏丰富、人文荟萃。
千百年来,大批中原人士、名臣及其子孙迁居于此。 他们世代繁衍,聚集成村,形成了今天星罗棋布的古村落。
0 1
//
兰溪诸葛镇—诸葛八卦村
//
诸葛村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 这里有20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 是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也是浙江古文化的三大标志之一。 被费孝通先生誉为“八卦奇村,中国绝无仅有”。
兰溪诸葛村现有人口5000多人,其中诸葛亮后裔4000多人。 是一座建筑独特、人口众多、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古村落。 该村是中国十大古村落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承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其中“诸葛古村建设技艺”、“诸葛后裔祭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 2
//
兰溪诸葛镇-长乐村
//
位于兰溪市西部,靠近诸葛八卦村,隐藏在游客的身后,因低调而被错过。
该村原名上坑庄。 元末,朱元璋进攻浙江中部,率军经过上坑庄,驻扎了一个多月。 当他看到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勤劳耕作,生活幸福时,他由衷地感叹:“这就是长乐村啊!” 从此,“长乐”这个名字就代代相传,最后演变成了“长乐”。
长乐古村是宋元时期浙东学派中流砥柱金禄祥后裔的聚居地。
自明代以来,长乐修建了许多祠堂和雕刻精美的民居。 全国罕见保存的元代建筑楼上大殿,是长乐古建筑群的独特特色。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原有的古建筑,除了少数最古老、需要特别保护的建筑外,并不是孤立在围墙内的艺术品。
长乐村背靠燕山,左为浮山顶峰,右为马鞍山,面朝石塔山,大慈岩山为朝山,前有翠屏山。 远方群山环抱,近处沙山环绕,形成一个轮廓分明、隐风聚气的理想空间,这是古人心目中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0 3
//
兰溪市黄店镇—芝岩村
//
芝岩,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素有“九塘一街小丽江”之称。
进入芝岩,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巨大的古柏树,据说树龄已有600多年。
村口有一个清澈的池塘,名叫半月池。 池边有柳树,环境优雅。 这里的村民基本都是靠这个池塘洗衣服、种菜。
芝岩村有许多古建筑,如承德堂、孝思堂等,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古村的沧桑历史。 芝岩的建筑既有江南建筑的典雅,又带有一丝徽派建筑的韵味。 一条漫长的古驿道,让人仿佛穿越了千年。
0 4
//
浦江新光村——江南“乔家大院”
//
新光古村,又名灵岩古庄园,位于金华市浦江西北部山区玉寨乡。 新光古村四面环山,东有水口,狮象蹲守,南有元宝山,西有马岭,北有浅水。 古村依阴阳太极而建,以S形的岐水河为界。 古村落与朱氏宗祠正对着阴阳两极。 古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门窗、格栅的做工非常精细。
新光古村原有25间大屋,现仅存16间。 现存建筑16栋,房屋130余间,面积约1万平方米,有29间、润德堂、敦木堂、启明居、长庚居、如风居等,充满文化气息。
在众多的古民居中,最大的一栋是29层。 站台门上镶嵌着“北极呈吉祥”砖雕。 还有两扇各有特色的小站台门。 其中,南面设“水门”,以镇静。 火龙消除灾难。
这些老房子里住的大多是写画画、打电话的老人,有的在院子里种花。 令人惊奇的是,浦江是诗画之乡,非常优雅,过去有重农耕读的传统。
0 5
//
浦江松溪村——画中的万载
//
松溪村坐落在一片广阔平坦的山谷中。 两条小溪从鸡冠岩的松溪河中流出,蜿蜒流经村中,故名“松溪村”。 村里溪流清澈碧蓝,小桥众多,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全村有古建筑1560栋,970多户,人口2800余人。 不愧是隐藏在山林之中的世外桃源,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以溪流命名的溪边村庄有很多,但溪流明暗相交的村庄却几乎没有。 沿着村道行走,古老的石屋一侧沉入路下,一条潺潺的小溪从屋下的石拱桥洞中流过。 将普通村前的水沟改造成宽阔的地下溪流,松溪村民的创意和布局是无与伦比的。
溪上架起了桥,桥上建起了房子。 据史料显示,从上游到下游,有700多米的暗桥。 整个村庄位于明溪边、暗溪之上。 明暗的溪流交织在一起,古老的石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最优雅、最舒适的整体。
当地以石灰为主,据说从宋代起,古人就开始开采。 这似乎与村庄的纯洁有关,这一点在石灰岩中也可以看出。 它几乎完全不含杂质。 烧成石灰后,最白、最硬,是周边地区最好的。 古村的采石业延续了数千年,清末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全国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数千担货物进来,数万担石灰运出。 沉淀下来的是时间的丰富痕迹。 环绕整个村庄的宽敞石板路和随处可见的古老宅邸至今仍保留着风韵。
松溪古村里有很多祠堂。 徐氏、邵氏等宗族的祠堂,寄托子孙对祖先的虔诚敬意。
0 6
//
武夷山脚下的包古村
//
一个既低调又高调的小山村——山下包村。 山下堡村位于武义县南部大溪口乡。 说它低调,是因为它不是一个景点。 游客根本就不多。 这只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 据说它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被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选为浙赣山区的建筑代表,并写入《中国建筑史》一书中。
山下包村是江南居民原态的代表。 村里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有寺庙、石桥、祠堂、古井……极具古风。
山脚下的包村不是景区,所以不需要门票。 这里几乎没有游客。 因为它在建筑领域很有名气,所以有一些摄影爱好者和素描爱好者来到这里,但除此之外都是当地居民。 喜欢文化旅游的游客不妨来山下包村度过一个安静的国庆假期。
0 7
//
武夷御苑古村
//
愚园村位于武义县西南部的愚园乡。 它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根据天体星辰排列设计建造的。 因此,这里又被称为太极星象村。 据说此地风水极佳。
初到愚园村,迎面而来的是一条S形的溪流,它把稻田围成一个巨大的阴阳太极图,让人感受到太极星象的神秘。 谁能想到,这个鲜为人知的村庄里却藏着1200多座宋元明清古建筑。 古建筑中精美华丽的木雕、砖雕、石雕令人叹为观止。
古村落并不华丽。 白墙黑瓦的建筑、参天的古树、长满青苔的石凳、斑驳的匾额都凝聚了时光。
愚园村至今仍保留着1200多座古建筑,其中包括宋代至清代的建筑。 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蕴含着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木雕、石雕、砖雕等都栩栩如生,令游人惊叹不已。
0 8
//
武义国栋古村落
//
国洞村大概是武义古村落中最“有名”的一个,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国洞外风景古,洞内日月长”。 这幅刻在国洞村口古城墙上的对联,揭示了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隐藏的美丽。
国洞村历史悠久,其祖先可追溯到宋朝宰相何志忠。 相传何志忠后裔仿照《内经图》建造了古村。 村里的桥、水井都是按照风水理论布置的,很有讲究。 “山四面环山,深如洞天”。 这是我们的祖先对这个村庄的深厚感情。
国东有很多老房子、古树,每一处都值得寻找。 爬村子旁边的山也是必须的。 透过百年古树的枝干看古村落,有一种独特的深沉宁静。
0 9
//
永康市后屋村
//
该村具有典型的浙中民居风格。 前有屏风映绿,后有蜿蜒的锦溪溪,后屋村就像是一角被历史遗忘的画卷,木石砖刻画着美丽的故事。 村里的房屋相互相连,都有相通的门廊。 即使下雪下雨,邻居之间行走也不需要打伞。
明代建筑的古朴与质朴,清代建筑的繁复与精致,民国建筑的宏伟与实用,在这千余间殿堂建筑、民居庭院、别墅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屋檐瓦片,池塘的水面静静地倒映着。 青砖小路、雕花木窗,透着前人的靛蓝气息。 村里还拥有永康市最早的小学和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历史最悠久的村级婺剧团。
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曾经存在的繁华就像一场甜蜜的午后梦。 旭日下,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往事都让人流连忘返。
10
//
婺城区塘溪镇—四平古村落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省十大生态旅游村之一、省级特色旅游村、省级文化示范村,塘溪镇四平村毗邻九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始建于元朝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村里保留着古代“七星伴月”的格局,保存完好的百顺殿、崇厚殿、立本殿、吉顺殿等明清建筑,体现了徽州建筑艺术的精髓。
殿堂富丽堂皇,房屋典雅美观,砖雕精美灵动。 其中“九狮戏球”、“鲤鱼跳龙门”是村里最具代表性的砖雕。
这里是明代美女“淑妃”隐娘的故里。 村里至今还保存着清澈甘甜的古“隐娘井”。 拥有农耕文化陈列馆和中国第一家乡村油画艺术馆。
11
//
婺城区塘溪镇—上井村
//
上井村原名枫林村,位于通往九峰山的必经之路上。
明成化八年,塘溪县第一任县令宋岳来到枫林村。 他看到这里风景秀丽,宛如仙境,而且地势较高。 他称赞这里是“风生水起的优越之地”。 于是,枫林村改名为上井村,并沿用至今。
上井村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寓意着江南水乡的魅力。 古村落位于西畈水库旁、九峰山麓。 它依山傍水而居。 东有侯大河,西有古美河,形成“二龙戏珠”状; 村内有东西两条运河,将村子分为“太极”。 《阴阳鱼》,阳鱼的眼睛处有一口古井,仍能出水,但阴鱼的眼睛部分却被隐藏了。
由于历史悠久,上京的先民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饱经沧桑却又典雅的老宅。 号称有“三十六堂”的村子,现在仅保存着刘氏宗祠、刘基堂、百顺堂及周边的一些房屋,以及当年的整体面貌。
刘氏宗祠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 建筑前后分三进,一进为山门,二进为大厅,三进为后殿,二、三进两侧各有回廊。 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刘氏祠堂基本保存完好,布局独特。 至今仍保留有石柱74根,斗拱、麻雀等木构件雕刻精美,砖雕精美。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祠堂门楼上新雕刻的牛腿,以关羽、张飞等四川五虎为主题。 梁上刻有“隆中队”的典故。 这些都和刘备有关,因为上京刘氏是中山刘氏的继承人。 。
整个祠堂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历史上名扬金华八郡。 当时据说金华八县有“两座半祠堂”。 上井刘氏宗祠就是其中之一,堪称“塘西第一祠堂”。 ”。
上井村所有的老房子中,保存最好的应该是六吉堂。 门楼中央刻有“九折”篆书“福、禄、寿、喜”四个大字。 周围的石雕是一些奇花异草、儿童、凤凰、仙人等。 其正下方就是著名的传说“关起论”。 “恪”,从这些雕刻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刘氏先祖所追求的境界是怎样的。
踩着古老的青石板,拾级而上,即可到达大厅。 左右牛腿上精美的木雕令人惊叹。 两匹马奔跑的动态和马上人的奔腾姿势,真是栩栩如生。
白顺堂又在堂下叫了一声。 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为15世纪刘氏家族所建。 其为坚硬的山形屋顶,门额上有砖雕“白石瞻一”四个大字。 它有一个坚硬的山屋顶。 门厅明室(中室)仍保留可移动的古戏台,面向正厅。
12
//
金东区富村镇-汕头下村
//
汕头下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富村镇东1公里处。 该村始建于明清时期,已有550多年的历史。 仍保持着沉约后裔居住区原有的五门街格局。 全村有重点文保建筑28处,一般文保建筑50多处。
该村西临黔西河,东临杭慈溪。 整体风格保护得很好。 2000年经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10年9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走进汕头下村,狭窄的石子路、整齐的排水沟渠、精心规划的老房子,让你仿佛走进了民国、清朝、明朝的历史。 汕头峡村至今仍保留着良好的原始村落形态和结构。 核心区占地2.69公顷,保存明清古建筑48栋。
13
//
磐安市盘峰乡-巨溪村
//
巨溪村原名桂川庄,村因溪而得名。 榉川又名桂川,从层峦叠嶂的山峦间流淌而下。 砍伐竹林,注入玉珠。 公路沿溪而建。 民居也分布在溪边。 楚月河上桥梁横亘,新楼连岸。
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充满了“古”味:墨色的马头墙错落有致,破旧的木门厚重斑驳,幽静的青石板巷子锁在门外。时间。
村内现存孔氏祠堂为明末清初建筑。 殿堂结构古朴,雄伟,典雅。 整个建筑由门楼、戏台、前殿、过殿、后殿组成。 其布局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古朴庄严。 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
//
磐安双溪乡—子峪村
//
子峪村四周青山环抱。 碧绿的涧溪河自西向东蜿蜒穿过村庄。 溪流的尽头有许多石桥连接着分散的古民居。 山中鸟雀鹊鸣,水里鱼虾游动。 俏皮,看起来简洁大方,整洁明亮。
村民的祖先蔡元是宋代著名学者蔡元鼎的儿子。 公元1197年,他带着儿子蔡浩到子峪溪口口避难,建立了现在的子峪村。
村内古建筑遗存丰富。 有三进院落、四进院落、二进院落13座,古桥10座。 大部分为明清建筑,有蔡家祠堂、中英堂、下亭民居、香和堂、永炎桥等。 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15
//
义乌河店村
//
义亭镇河店村位于义乌市城南13公里处。 这是一个大村庄,人口近3000人。 自北宋以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明、清、民国时期十分繁荣,不少人靠酿酒、烧窑发家致富。 现有明清古建筑200多座,其中19座被列为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甚至还有罕见的元末明初民居建筑。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明代中期的何氏祠堂。 以及清代修建的十八、十六、十四古建筑群。 河店村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
他在《河店村》诗中写道:“面对祖辈经营当铺的十四座山门殿,我写不出什么;面对眼前轰鸣的龙窑,遍地的陶盆,我写不出什么。”除了快要倒塌的破旧房屋,村里留守的老人,法制森严的何大祠堂,背诵的祖训,寒风中洗菜的奶奶。 ,还有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看着我离开的情景,我都深深地记在心里,但我又不敢写下来,我怕写下来就消失了。”
十四个房间面积不大,面积约340平方米。 左右厢房,形成倒置的二层庭院。 南厢房有正门,石库门结构,山墙有五花马头墙。 北翼大广场上刻有“庚申东月”四个字。 十四个房间被玻璃照亮,使每个窗户和绘画从各个角度都不同。 前厅、大厅面阔五间,均为斗式。 开间底层开放,次间用板墙隔开。 装饰雕刻有狮子绣球、凤凰牡丹、二仙和睦、刘海玩钱、天官赐福等人物故事图案,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何氏宗祠:建于明代中期,为三进五间的建筑,全部由石柱支撑。 梁间斗拱雕琢精美,飞檐翘起,别有洞天。 宽阔的牌匾上写着大字:何大石祠。 正殿内的几块匾额上写着:名门凑团世家,传承强祖,同根同源。
河店村因制陶技艺而得名,其制陶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 由于该村粘土资源丰富,且地势东低西高,有利于建龙窑。 此外,村旁山上有茂密的松林,为制陶提供了丰富的燃料。 村党委书记何晓说:“全国的龙窑都产自这里。” 由此可见河店村龙窑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龙窑烧制的日用器皿销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