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全局谋划“1+1”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出新章”
一、统筹“1+1”,助力集体经济发展“谱写新篇章”
(一)部署“1+1”,狠抓规划。 原平市委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2022年“一号工程”,市委常委两次专题研究。 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队领导小组,并在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中印发实施方案。 召开工作部署会、业务培训会、项目评估会、工作推进会等8次专题会议,对全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出具体部署。
(二)“1+1”行动,着力攻坚克难。 市级,纪检、组织、农业农村、林业等22个市级单位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相关单位选派人员组成产业项目评估小组、产业项目协调小组、产业项目协调小组、产业项目协调小组、产业项目协调小组等。运营指导小组、项目推进督导小组。 小组、专项资金调度组等五个专门工作组,统筹协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建立了市领导帮扶制度,全市乡镇(街道)四大班子领导分别联系1个重点集体经济村和薄弱村,指导帮助开展工作,继续努力攻坚克难。 。
(三)谋划“1+1”,在措施上下功夫。 根据《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体实施方案》中的33项具体工作措施,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了发展壮大镇(街道)集体经济实施细则。如当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 乡(街道)党(工)委具体指导所辖行政村因地制宜、村情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全力探索村庄多元发展通道级集体经济。
2、产业发展“10+10”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源动力”
(一)资源开发+特色产业。 针对以宣岗镇、段家堡乡为主导的西山区煤、铝等矿产资源和山、林、草、坡的区位优势,采取“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宣岗镇贾庄村将绿色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通过平整荒坡、流转土地,套种油菜、柴胡7000余亩,年创利润100万元以上; 段家堡乡依托当地山林、草原。 、坡区位特点,采用“集体+农户”的方式开展养牛、黄芪、黄花菜种植“三黄”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全乡饲养牛1800余头,种植黄芪2500余亩和黄花菜。 ,帮助村集体增加收入140万元以上。
(2)企业驱动+服务创收。 以全村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依托驻地企业,建立村级经营服务实体,为农民和企业提供生产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北城街道文树庄村成立了建设队作为村集体,承接周边地区的建设工程,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西镇乡社村成立装卸公司,为国家电投山西铝业公司服务,实现年收入500万元以上,为村里150余人提供就业。 涡阳镇下凤洼村利用毗邻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利用集体流动土地建设临街商铺、出租房屋,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
(三)乡村旅游+特色产业。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山水、环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增收项目,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苏龙口镇叶庄村大力发展“六古”乡村旅游(古寺、古树、古村落、古路、古桥、古庭院)。 村集体依托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小粮种植、农家娱乐等产业项目,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增加20万元。 紫甘乡紫甘村依托天涯山风景区,积极发展农家乐、滑雪场、垂钓等休闲产业,增加集体经济10万元。
(四)设施农业+休闲观光。 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农业产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在村集体成立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王家庄乡龚家庄村已发展成为拥有396个大棚、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区。 年收入可达20万元,辐射带动全乡蔬菜产业发展; 云水镇依托山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打造赵尔禄故居、滴水断崖、关上水库、大龙门牡丹等特色旅游品牌,不断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
(5)服务业+物业管理。 积极引导城中村、城市边缘村具有区位优势的乡镇科学开发利用村级开发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商铺、农贸市场、仓储设施等集体资产,盘活集体资产开展房产租赁。 吉祥街道张村正筹建物业服务公司,为周边企业提供物业服务; 新源街道平地泉村鼓励和动员农民种植小麦4000余亩,村集体为农民提供种植、管理、收获、加工一站式服务。 集体收入,年收入可达15万元。
(6)苏力产业+村庄管理。 铜川镇、紫干乡依托得天独厚的果林资源和生态旅游优势,大力发展以梨花观赏、梨果采摘、节庆活动为载体的“花果旅游经济”。 通过集体与农民合作经营,各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的共同富裕。
(7)资源开发+休闲度假。 盐沟乡大营村依托温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开发温泉旅游度假项目。 每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35万元。
(八)公路经济+特色产业。 以交通区位优势村为典范,引导支持城郊村、公路沿线村利用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村预留土地、村集体闲置办公楼等,通过租赁经营、托管经营等方式,等,实现资产的集体保值增值。 大牛店镇杨五村大力发展公路经济,沿大运路修建前屋出租,年增加收入15万元。
(九)土地合作+生产服务。 以土地资源丰富的村庄为模式,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体流转土地,实现土地倾斜收益最大化。 西镇西镇村集体流转土地400余亩种植山东大葱,年增收20万元; 严庄大白水村将集体流转土地500余亩承包给牧原集团、华盛汇丰燃气输配有限公司,年收入不断增加。 50万多元。
(10)人才提升+资源开发。 注重人才效应,大力鼓励和动员海外优秀人才回国,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盐沟兴隆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建辉将个人特色农产品加工经济合作社无偿转让给村集体,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以上; 铜川上社村邀请本地和外来人才郝可可回乡创业,建设标准化酥梨种植示范基地,不仅增加集体年收入15万元,还解决了300多人就业在周边地区。
三、同心协力,通过“3+3”为集体经济发展铺好“高速公路”
(一)狠抓“清、化、收”促发展。 原平市把以“合同清算、债务清偿、新增土地资源费”三项任务为主的“清收”工作作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点工程,设立工作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班子 联动10个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建立联席会议、定期调度、信息交流、部门协作4个工作机制,动员30名干部组成6个专项工作组全面推进“清华丰收”工作实施。 截至4月中旬,全市共排查村级集体经济合同8830份,查出问题合同34950份。 全部清理规范,追回集体收入681.3万元。 核准债权11063.1万元,清理债权422.6万元,核准债务26031.4万元,化解债务624.7万元,索取新增资源235.4万元。
(二)三大支撑促发展。 为落实政策支持,制定印发了《原平市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明确了2022年至2025年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基于10个发展模式的33个分级措施。 制定具体措施,指导农村落实。 落实财政支持,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作为杠杆商业银行贷款担保,乡村振兴资金中安排500万元奖代补,统筹使用中央、省、市等1500万元。县级扶持资金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发展壮大。 落实人才扶持,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 目前,117个行政村已实现一村一大学生覆盖,75个行政村将于7月中旬完成约谈,其余154个行政村将统筹利用乡镇事业兴办、兴办中小学,实现一村一校全覆盖。村大学生大学生数,人才效应持续发挥。
(三)三大机制促发展。 完善村级领导干部培养机制,巩固“两委”选举成果,让一批懂业务、懂管理、懂协调、懂发展的人才进入集体经济组织,选拔壮大346名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 依托8个农村培训基地,开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发展产业的能力。 建立示范领导机制,选择80个行政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试点示范村,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典范和促进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示范引领。 完善奖惩机制,制定出台《原平市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奖励暂行办法》,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挂钩。对乡镇街道、村党组织书记星级管理、工资福利等进行年度考核,开展工作,工作做得好的,给予奖励; 如果工作开展缓慢、效果不明显,则利用“提醒卡”、“监督卡”、“评价卡”等方式监督工作落实情况。
原平市扎实推进“清华丰收”专项行动,深入挖掘村集体经济资产资源和发展潜力,引导村级组织结合各自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优势产业。各村集体经济均衡发展,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