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硬骨头“三区融合”助力改造枣子巷
自去年10月开业以来,枣子巷一炮而红,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 如今,更多的生活服务业和新的消费场景在枣子巷呈现,让市民朋友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从一条破旧拥挤的老街,摇身一变成为全市首个按照《公园城市综合设计导则》打造的特色街区,荣获第六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寻找100条最时尚绿道”称号文旅创意地标”,枣子巷改造是怎样的体验?
梳理枣子巷改造开发的整个脉络,其特点在于“三区一体化、一站式建设”,即通过“街区、校园、社区”联动,一站式建设进行建设和有机更新,呈现中医药主题商业、文化、旅游街区。
咀嚼硬骨头
“三区一体化”助力转型
枣子巷是一条长880米的街区。 从地理上看,西起一环路西三段,东至西安路。 该街区东距宽窄巷子200米,南距寻香路350米。 紧邻周边青羊宫、新生剧场、永陵博物馆。 几百米之内。
2000年之前,枣子巷只是一条7、8米宽的街道,没有任何商业气息。 2000年代初,随着枣子巷、青羊东路的拓宽,辖区各单位拆除了围墙和部分建筑物,道路拓宽为四车道,交通繁忙。 一楼沿街店铺林立,主要销售文具、广告、五金、杂货、粮油、医疗器械、餐饮等。 这里一度成为著名的“社区夜市”。
“繁荣的背后,枣子巷也是混乱的代名词。” 在枣子巷47号住了30多年的84岁的刘同心感慨地说,原来的枣子巷车水马龙,车辆乱停乱放。 道路上充斥着摊位,商店破墙而开,基础设施落后。 道路经常被堵塞。 街道上的垃圾有时堆积如山,回家之路困难重重。 当大家聚集在一起时,最常见的感叹就是期待枣子巷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但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枣子巷两侧的学校和企业权属不同,统筹规划是最大的困难。
“中医药大学的这段围墙原来有16家违建商铺。” 金牛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没有创新的“三区一体化”模式,以及街区、校园、社区的共同努力,此次改造是不可能实现的。 突破。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北门为例,执法人员最初“进不了门,见不到任何人”。 但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他们最终达成共识,拆除了违章建筑。 成都财贸职业高中也在街道、社区、学校共同参与下敲定了方案,拆除了学校临街80米的实体墙,并实施了综合景观营造。 某省级机关临街墙体也按照设计方案实施了“两拆一加”。 拆除了约3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搭建了透明景观墙。
“三区”整合改造,补充了社区、校园配套设施短板,提高和优化了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如今,三区一体化工作机制仍在推进——7月3日下午,成都中医药大学十二桥校区地下公共停车场项目共建三方签约仪式举行举办了中医。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基于“三地融合”,共同实施成都中医药大学十二桥校区地下公共智慧停车场建设校园、街区和社区。”
内置于一体
宽窄巷子无缝衔接
悠闲漫步网络红的宽窄巷子,继续西行。 步行不到200米,就来到了枣子巷色彩鲜艳的牌坊……如今,步行穿过宽窄巷子,游览枣子巷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
“坚持区域规划,将宽窄巷子、寻香路、青羊宫、永陵、成都工程学院等有机连接起来,构建‘两区四核、交叉连接’的旅游体系。” 金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成都天府金城“八街九巷十景”和首个公园城街一体化要求建设的金牛区成都市中心区示范街区坚持区域规划,将枣子巷周边1.52平方公里纳入建设范围,打造“枣子巷”。 打造中华医药汇、庆阳社区市场体量、喜来登五大主题消费场景。安道美食故事、永陵川乐分会、王家巷工学院创意集锦。
如今,高品质的街道融合场景在枣子巷全面呈现:
在空间场景上,枣子巷依托《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综合设计导则》对街道断面进行调整,将高速公路宽度由13米缩小至6.5米。 两侧设置1.5米宽的非隔离区,增设一条2米宽的绿道和1600米长的人行步道; 对沿街20栋建筑外立面进行有机更新,对沿街182家商铺进行个性化促销,种植枣树等特色植物,彰显中医药文化区魅力,全面提升街区品位。
在生活场景打造方面,枣子巷改造了13个沿街旧院落,拆除改造了部分沿街违章围墙,增设了小型游乐园和微绿地; 还开展创建“最美阳台”工作,调动庭院居民积极参与,加固庭院。 景观特色、文化特色、治理特色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新增30根一体化灯杆,取代原有的32盏路灯、1盏信号灯、11个天网监控站、8套电子眼监控等分散灯杆,实现“多杆合一”,让小区看起来更加整洁更亮。
在打造消费场景方面,现场新引进了南京同仁堂、五行火锅、生源堂、四川中医药产业发展平台、科盟集团、德仁堂、杏林春堂等10余个中医药文化品牌。 拟引进院士工作室实施展示科研成果,全面打造以养生保健、文化体验、医疗旗舰为主导的体验式、场景化、趣味化的中医药主题场景化商业文化旅游街区。
“这些丰富的场景让枣子巷更具城市文化气息和城市人文关怀感。” 刘同心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