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保君:保险公司不停招人的这件事
忙着找工作,在网上投递简历,然后接到多家保险公司的面试电话:我们是XX保险公司,世界500强企业。 公司正在招聘理财师,底薪15000,免费旅游,晋升透明。 有兴趣了解更多吗?
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热血沸腾。
这是真的? 保险公司这么缺人吗?
事实上,这是保险公司的一贯套路,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招人。
今天七宝老师就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来谈谈保险公司不断招人的事。
主要内容如下:
1. 招聘的不是员工,而是客户
当接到保险公司类似的招聘电话时,相信很多人都会立即前往,尤其是应届毕业生。
好吧,成功进入陷阱了。
加入公司后你才发现,手机上所谓的福利其实是这样的:
所谓的时间自由其实也不自由。
早上8点报到,开始是小组会议,然后是区域会议,然后是部门会议,最后是小组会议进行第二次总结。
一套程序结束后,我已经头晕了。
我不记得自己学到了什么,只记得掌声和欢呼声,我们是最棒的,年薪百万不是梦。
但现实是残酷的。
去哪里寻找客户?
对于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来说是可以的。 毕竟,还是有一些联系可以探讨的。
对于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困难的。
这时候,你的上级会告诉你:你可以给自己投保。 佣金加底薪相当于免费给你保险!
看来这是唯一的办法了,所以我自己买了保险。
在保单的后几十年内,您将必须自掏腰包。
这种操作被业内称为自杀。
过了一段时间,下一步该做什么?
其中不乏杰出人士。 朋友、同学、同事、亲戚、邻居都轮流来见你。 甚至你家门口的杂货店的人看到你时也很友好。
这种操作业内称为:杀戮。
如果你做得好,你会赚很多钱。
但有一天资源耗尽,后期没有业绩、没有收入,你还是要自己离开。
这种结局业内也称为:自动脱落。
所以,最后你会突然意识到,保险公司在招聘你,不是作为员工,而是作为客户。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卖保险,因为那是天堂。
恨他,送他去卖保险,因为那是地狱。
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张。
2. 保险销售员去哪里?
大多数修炼者看透之后,都会选择另谋出路。
剩下的精通该技术的人则转向团队扩张。
所以,发朋友圈、招募新人、组建团队。
重复我以前走过的路:招募——自我保护——杀戮——脱落,周而复始。
如果走团队发展路线,就不可避免地不断加人、加人、加人。
因为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本身流动性很大,只有不断增加人员才能维持团队的成长,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招人。
业界称之为:输血。
只要球队的人力和绩效达到标准,球队经理就会获得收入。
大多数有梦想的年轻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收获之后,成为别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只有少数人最终能够到达金字塔的顶端。
据统计,全国参保人数不少于5000万人。 据银保监会统计,目前从业人员仅有800万人。
近4000万人匆匆走过了保险业的历史。
某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只有47%的销售人员每月能销售一份或多份保单,每人每月平均只能销售5801元保费。
如果按照第一年佣金(提成)30%计算,一名销售人员的平均收入为:5801*30%=1740元。
你可以想象平均月收入1740元能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许多保险销售人员已经结婚并有家庭和孩子需要照顾。
3. 加入保险公司需要了解什么
七宝先生并不是说完全反对大家进入保险公司做销售。 毕竟,有些人过得很好。
但在加入保险公司之前,你必须先了解这几点。
1、做销售时,只签订代理合同
当你加入一家公司时,你通常会签订一份劳动合同。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你加入保险公司做销售时,你签订的合同不是劳动合同,而是代理合同。
这意味着你无法享受五险一金等社保福利,也不受劳动法保护。
保险公司在招聘时不会告诉你这一点。 他们只会告诉你:你加入的是一家优秀的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在起点上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事实上,该销售人员刚刚与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签订了代理协议。
保险公司是制造商,销售人员是代理商。 他们不需要储备代理商来销售他们的产品。 保险公司向销售人员支付佣金。
2、底薪过万只是一幅画。
进公司之前先告诉你:实习前六个月,底薪最高可达15000。
这可能会让你兴奋,但是真的吗?
这个所谓的“底薪”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底薪。
目前,只有部分公司对新人设定了非强制性底薪,一般为1000元、1500元,但只在试用期的前三个月有效,试用期过后就没有了。
据说底薪是15000元,但保险公司却把业绩包装成“底薪”,以吸引新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方便招聘。
绩效津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它必须与你的绩效挂钩。
3.理财规划师销售保险
保险公司在招聘时通常会表示,加入公司后将接受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培训,培养成为国民理财师。
新人一听就会兴奋不已。 毕竟“理财师”这个称号听起来就很高端。
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培训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讲保险销售技巧、资深专业人士分享工作经验等。
总之,目的就是告诉你:卖保险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如果你坚持、听话、听从指示,你就能像老推销员一样出色。 年薪百万不是梦。
4. 保险代理人朋友的见解
在保险公司做销售员销售保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专门采访了几位以前在保险公司工作过的同事,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
1.“自杀”保险销售
新人加入保险公司后,首先面临的是试职成为全职员工的业绩压力。 但由于他刚加入公司,没有开发新客户的能力,而且缺乏客户资源,所以短时间内很难获取新客户。
因此,迫于正规化考核的压力以及推荐人或主管的游说,新推销员不得不给自己买几份保险来弥补自己的业绩。
2.“熟练”的保险销售
做保险销售,需要每个月有稳定的业绩。 一方面公司需要评估,另一方面有业绩才有稳定的收入。
然而,对于刚入职场的新业务员来说,积累客户资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另外,他们还需要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拓展能力,而这段时间正处于业绩的差距期。
但我已经进行了“自杀式推销”,所以我必须开始向我的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推销。
虽然这种方法确实会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的效果,带来一定的收入,但人际关系可能会很尴尬,甚至人们会回避。
3. 损失或生存
在经历了“自杀式销售”和“扼杀式销售”之后,销售人员面临着两种结果:亏损或生存。
即使前三个月内完成定期考核,如果后期没有优质业绩支撑,公司仍将无法通过定期考核。
另外,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来源,整个人就会有一种挫败感和失落感。 久而久之,他自然会选择离开保险公司,离开这个行业。
另一个成果是,通过自学的积累和一定量的客户积累,后期的业务发展过程会比较顺利,每个月都有业绩,这样你就可以在保险公司逐渐“生存”。
但说实话,能坚持留下来的屈指可数。 大多数推销员往往任职不到一年,甚至短短几个月就“匆匆”离职。
如果生存在现实中都是一个问题,那么我们怎么会有继续留下来的动力呢?
5.写在最后
写今天的文章时,茶宝先生还是很困惑的。
但我还是想给大家展示一下现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真实的一面。 他既不消极也不狂热,只说实话。
我分享的只是冰山一角。 可能有点片面,不能代表所有保险销售人员的真实写照,但也还是接近于同一标准。
我们并不是提倡所有人都必须在保险公司工作,也不是提倡所有人都不能在保险公司工作。
任何一个行业,它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所以理性对待就好。
保险业在我国仍然是朝阳产业,未来前景广阔。 随着保险互联网化,相信未来保险销售行业会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您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