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更多“一带一路”文旅合作由愿景化为现实
“约旦拥有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佩特拉古城和‘玫瑰沙漠’瓦迪拉姆,中国游客可办理落地签证。” 8月19日,2023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会上,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向中国游客发出旅游邀请。
8月17日至20日,第十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与2023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西安同时举办。 来自法国、德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波兰等20个国家的代表团齐聚一堂。 参加展会,来自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展团和企业展团来到现场进行交流。
8月17日,参观者在交流合作馆尼泊尔展区了解特产。新华社记者 邹静怡 摄
“‘一带一路’文化旅游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正逐步从规划布局的‘大写意’转变为精致细腻的‘工笔画’,从理念转变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一带一路’文化旅游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到现实。” 陕西省副省长徐明飞在此间举行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城市发展论坛上表示,丝绸之路汇集了世界上最好的旅游资源,80%的世界文化遗产诞生在这条路上。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再次繁荣。 次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徐明飞介绍,到2022年,中国与14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协议或备忘录,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等等,形成多元互动的格局。
“这顶帽子是什么材料做的?” “去吉尔吉斯斯坦有哪些路线?” 本次展会主宾国吉尔吉斯斯坦展馆吸引了众多中国参观者驻足询问。
8月17日,参观者在交流合作馆吉尔吉斯斯坦展区了解特产。新华社记者 邹静怡 摄
今年5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与中亚五国达成共识,继续巩固文化、旅游等领域人文合作,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共同开发中国—中亚旅游线路,邀请中亚五国参与实施“文化丝绸之路”计划,促进民心相通。
“中国—中亚峰会后,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多,包括教育、旅游、贸易等行业。前往吉尔吉斯斯坦的外国游客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展厅现场负责人吉尔吉斯·阿米娜说。
今年,西安率先实现中亚五国六市直航全覆盖,交通条件更加便利,对外联系日益密切。
在乌兹别克斯坦展厅,正在向观众介绍手工地毯的阿森贝克对此深有体会。 “两国人员往来越来越密集,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商人来中国做生意,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潜力巨大。”
隔壁的哈萨克斯坦展馆吸引了众多旅游达人的目光。 “明年我想带全家去中亚旅游,正好在展会上提前了解了哈萨克斯坦的情况。” 来自湖北省十堰市的参展商杨荣光说。
展馆工作人员表示,参观者对哈萨克斯坦非常好奇和热情。 展会期间,每天有数百名参观者询问前往哈萨克斯坦的情况。
据天马国际旅行社负责人王安仁介绍,中国—中亚峰会后,该旅行社在3个月内新增6条中亚旅游线路,目前已派出20多个旅游考察团。
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城市发展论坛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表示,中国出境旅游正在复苏,中亚五国很受欢迎。 这是中亚旅游的重大商机,也是丝绸之路旅游的绝佳机遇。 公路旅游新热潮。
论坛上,吉尔吉斯斯坦相关单位分别与两家陕西旅游企业签署了备忘录和战略协议。 出席会议的吉尔吉斯斯坦官员表示,将以参加本次论坛为契机,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开展更广泛的旅游交流与合作,重点优化签证便利和交通通达,促进两国旅游业复苏。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