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住宅与房地产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型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研究
1.2 劳动力平衡法 在估算城镇人口发展规模的众多方法中,劳动力平衡法是经典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常分为三个步骤: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某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测算该城市的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 根据受抚养人口参数,估计受抚养人口 受抚养人数; 根据以上三类人口估算结果,估算出城镇总人口。 1.3 弹性系数法 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城镇人口发展规模时,首先得到以下指标:现阶段、中期、中期中心城区人口占城市城镇人口与城市总人口的比例。短期规划、长期规划。 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协调中心城区与城区人口的比例; 根据城镇化率估算规划期末的城镇人口。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一种估算方法作为主要方法,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辅助验证。 在估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城市当前的发展状况,还要充分考虑城市人口特征、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等因素。 旅游城镇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通常涉及大量工作,但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是基础。 但我国现阶段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比较模糊。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问题: 2.1统计数据参考性不强。 新开发的旅游区人口稀少,普遍以农业为主。 人口。
开发后,人口大量涌入,很难直接利用原有的人口基数和增长数据作为参考数据。 2.2 预测方法的数学模型不严谨。 在人口预测过程中,结果是否准确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人们能否准确、全面地认识人口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发展的必然性; 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学模型是否使用正确,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定人口规律的机理。 2.3 人口流动的不确定性 旅游城镇最大的特点是流动人口的不确定性。 确定与否,主要体现在规划者在规划中对其流向的把握程度。 人口流动容易受到大型旅游开发项目的影响。 如果旅游项目开发过快,很容易造成短期内就业激增,其增速往往超过规划预设。 旅游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研究车江镇是衡南县重点镇之一。 随着长充旅游新区的发展,将吸引大量外来居民参与新区的建设和运营,参与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 会造成外来人口的聚集。 通过预测新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可以相应预测新旅游区开发所提供的旅游和服务业衍生的就业岗位,从而推导出最终从事这部分劳动力的人口增长情况的规划期间。 3.1 新旅游区的人口构成 对于新旅游区来说,其常住人口规模包括两个方面:旅游者折算的常住人口; 当地居民、服务人员及其家庭人口。 3.2 新建旅游区游客数量预测 (1)环境容量法。
《长冲新旅游区概念规划》是根据环境容量预测的游客数量和环境容量法制定的。 长充旅游新区可接待游客人数为:267万人次/(2)线路运力法。 看看《长充旅游新区概念规划》,到2030年,旅游线路总长度为54,000m。假设人均密度为8m/人,则日环境容量=540,008人=6,750人,年环境容量=675,036,524,600人。 (3)综合生长法。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到车江旅游的游客为2.55万人次。 由于车江旅游以度假为主题,游客到此地度假波动较强。 根据其他地区以往的经验,高峰期游客人数约为全年人数的10%左右,即可得出全年的大致旅游总人数。 即:2015年车江旅游人数约为25.5万人次。 经过初期(年增长25%)、中期(年增长20%)、远期(年增长10%)三个发展阶段,2030年旅游总人数将达到306万人次。 基于上述情况分析,结合《长充旅游新区概念规划》中旅游新区开发建设周期规划的相关内容,通过旅游环境容量法综合比较,线路根据容量法和综合增长率法,我们取2030年长冲旅游新区游客规模为273万人,相当于常住人口74793.3人。 旅游新区人口规模及人口增长预测。 对于新旅游区来说,常住人口规模包括两个方面:旅游者常住人口折算; 当地居民、服务人员及其家庭人口。
新旅游区人口=新旅游区居民+服务人员和散客可创造3个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就业岗位。 得出旅游业带来的人口增长为22,437人。 结论:人口规模预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完全依赖。 简单的得到了一些数据。 在人口规模预测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消除,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预测旅游区常住人口规模时,文章重点利用日当量人口指标将人口划分为几大类,估算未来某一阶段规划区内各类人口的数量,然后得到总人口规模。 。 在计算过程中结合多种预测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单一方法的固有缺点,进一步提高旅游区人口规模预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董光启. 城市总体规划(第五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吴志强,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标准化研究——《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条例》编制经验[J].城市规划,2007,(4):1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