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轰动一时的文旅地产一路狂奔地产商纷纷进军

01

文旅地产狂奔

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涌入

彼时,在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和旅游市场需求释放的推动下,渴望转型的房地产开发商纷纷进军文旅地产项目。 据克而瑞统计,百强房地产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涉足文化旅游。 其中至少有10家专门成立了文化旅游集团,包括碧桂园、融创、保利、复星等行业巨头。 文化旅游产业总投资规模1.37万亿元中,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和文化旅游综合项目120多个,总投资规模1.27万亿元。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万达。 自2012年开始规划建设文旅城市以来,2013年至2017年,万达文旅地产版图在全国快速扩张,布局广州、重庆、成都、青岛、哈尔滨等热门城市,以及桂林、西双版纳等旅游城市。 2016年,踌躇满志的王健林甚至向迪士尼发起挑战,称“迪士尼中国未来10到20年不会盈利”。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融创成为万达文旅地产的“接班人”。 接手万达后,融创文旅地产也开始快速扩张,基本实现了从东北、华中、长三角、珠三角的扩张。 进而全面覆盖西南市场。

房地产的套路_以房地产旅游套路_房地产公司套路

02

潮水退去

我这才知道谁在裸泳

疫情期间的文旅地产行业也一片混乱。 不少项目是“假购文旅地产”、“低价获取政府土地”。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还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意见》。 《关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明确了严格控制特色小镇、主题公园等周边房地产开发。 然而,这些对于文旅地产来说还只是零星的一笔。 痒。

真正让文旅地产陷入死胡同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内部因素。 房地产开发商高调快速扩张的模式并不适用于文旅地产。 因为过去单纯的地产销售周期快,而文旅地产开发周期长,资金积累长期,需要更专业的运营能力。 因此,企业如果在文旅地产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其自身的融资将会受到更大的考验。 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所以有很多文化和旅游地产项目已经倒闭或被出售。

另一个是外部因素。 在三道红线和疫情的夹击下,文旅地产雪上加霜。 不用说,恒大文旅也曾与曾经接手万达文旅的融创过过一段艰难的日子。 近日,其将昆明融创文旅城二期40%股权转让给华发,转让价格为14亿元,其中现金对价121亿元,债务2亿元。 此外,融创还分别将其在武汉一江源项目和武汉甘露山文化创意城的部分股权转让给国企首控和武汉城建。 其中,一江源项目是融创2019年以70亿元拿下的武汉硚口区王项目。 作为文旅地产龙头的华侨城无法独善其身。 在连续亏损后,它不得不开始出售部分资产以收回资金。

房地产的套路_以房地产旅游套路_房地产公司套路

03

文旅地产盘

冬天也很难熬

拈花湾,曾经被誉为文旅地产圣地的拈花湾,在疫情之下也开始显得落寞。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拈花湾主营业务收入达5.21亿元,净亏损扩大至1.09亿元。

12月28日,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股权标的近期发布交易公告。 受让方为无锡悦智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交易金额为2.58亿元。 这是今年第二次。 为转让股权,今年7月,拈花湾文投将公司19.92%的股权挂牌出售,无锡国富开元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最终以5.13亿元的价格拿下该项目股权。

由于种种原因,文旅地产的热度也有所下降,增量也开始放缓。 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文旅地产项目9987个,2021年全国新增文旅地产项目总数212个,同比增幅仅为1.1%。

疫情消退后,文旅地产可能会出现反弹,但经营困难依然存在。 这些新的文旅项目要想立足,可能就得绕开过去的发展套路,寻找新的模式。 否则,他们依然无法生存。 会走“前人”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