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农场真得大有文章可做,且可以与研学旅行结合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国家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 《全国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全国发布。 想象。
2014年4月,教育部提出游学的定义: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生集体参加的校外参观和实践活动。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中小学生游学的意见》。 中小学生游学已成为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集体旅游、集中食宿等方式有计划组织安排的研究性项目。 结合学习和旅行体验的校外教育活动。 还明确提出:开发一批教育效果突出的游学活动课程,建设一批示范带动效果好的游学基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优质游学线路。 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游学基地建设,规范游学组织管理,健全经费机制,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要求各地加强监督评估,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游学的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生参加游学的情况和效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综合评价体系。 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游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意见》强调“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必修课和劳动周,同时强调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 在劳动教育时间方面,《意见》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一是利用课堂时间。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学时; 高职院校除实习、实训外,还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二是课外活动和课外安排。 中小学校必须规定学生每天的课外作息时间。 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大专院校也可安排劳动月),课后也集中安排。 安排必要的劳动实践,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可以说,亲子旅游有政策、有目标、有内容、有市场、有需求,可以与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田园综合体等国家战略相结合,游学是量身定做的。
照片/日本阿苏农场
被誉为“火山脚下的童话农场”
【文本】
亲子农业是农业生产的延伸,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气息、田园生活的功能。
有木头做的跷跷板、滑梯、马车、藤条做的秋千椅。 去农场的路上,不时看到画有鸡和小猪图片的招牌,引导孩子们在灌木丛中寻找小动物。 这样的场景就像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的世外桃源,但孩子们却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并享受其中。 这就是亲子农场的魅力。
在农场,孩子们可以喂山羊、鸡和鸭,还可以骑摇马。 走在乡间小路上,可以释放自己的童心。 孩子们从传统的室内走进茂密的森林,在那里可以观察动植物、爬树、做游戏、画画、为小动物搭建家园。 当孩子们想休息的时候,孩子们就躺在用树桩和树枝搭成的巨大“沙发”上。 ,在仙女树屋里躺着玩耍。
1、欧美亲子农场6大模式
发展亲子农业旅游,必须真正把农业生产管理好。 如果进行农业生产,就会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 欧美亲子农业的发展有以下典型模式。
1.家庭菜园——亲子的快乐农场
亲子农业与休闲农业一起兴起。 在经历了观光采摘、经营体验、休闲度假三个阶段后,欧美及我国发达城市的休闲农业目前已进入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阶段,以幸福快乐为理念。亲子农场。 公民农场模式是农业租赁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
通过这种租赁模式,城市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体验农业生产、管理、收获的过程,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 在德国,拥有或租赁一小块免费土地已成为继汽车、房屋之后新的财富象征。
2、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
在德国,流行一种面向3-6岁幼儿园孩子完全户外的“自然教育法”,被称为“森林幼儿园”。 传统的教室被茂密的黑森林所取代。 孩子们在户外度过了一整天,观察动植物、点燃篝火、爬树、做游戏、画画。 当他们想休息时,孩子们就躺在树桩和树枝做成的床上。 巨大的“沙发”里。 目前,德国已有1500多所森林幼儿园,并正在逐步向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拓展。
3、一体化发展模式——“绿色假期”
现代农业、教育、旅游、生态等一体化发展模式。意大利农业旅游是旅游业的新兴力量,被称为“绿色度假”。 它与现代农业、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彩的民俗风情、新的生态环境等社会文化现象融为一体,成为旅游业的生力军。 将整个农村打造成“育人育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的综合工程。
4、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课堂
乡村博物馆是城市人缅怀乡村生活、乡村人追忆往昔生活的场所。 他们往往以特色突出的村庄为载体,通过静态的设施展示和动态的生活展示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它们都是仿照一百年前的建造方式建造的,展示了各种古老的农舍建筑、农耕作业和农家生活场景,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和农家生活的变迁过程。 园区内的农业生产不使用现代化设施,以畜力或人力耕作,利用农场里的树木来制造木炭。
对于孩子来说,乡村博物馆是了解乡村生活变迁、地域历史沿革的体验基地; 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可以在这里回忆历史,并向孩子传授历史知识。
5、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欧美亲子农业通过本土化的休闲体验和有趣的乡村娱乐活动,为消费者提供简单有趣的乡村生活体验。 在环境营造上,我们追求真实性,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千方百计减少旅游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交通方式以步行为主,拖拉机、观光车、小火车、自行车等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在产品设计上,以简约、原创、趣味为主。 玉米迷宫、稻草堆、小猪赛跑、牧羊犬追羊等都是热门的亲子产品。
6、农业创意节模式
美国的农业节日中,有南瓜节、草莓节、樱桃节等创意节。 美国很多地区都有草莓节。 北卡罗来纳州草莓节、田纳西州草莓节、加州草莓节、佛罗里达州草莓节等农业节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包括草莓采摘和品尝、副产品加工生产、草莓小姐选举等。还有许多专门为儿童和残疾人设计的娱乐项目。
2、亲子农场要与游学相结合
那么,在我国休闲农场开展儿童农业教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必须满足举办室内外活动的要求,体现对儿童的关爱;
2、培训课程的设置,即软件,可以根据节气的变化和农作物的习性不断改变课程,使其更加信息丰富、有趣。
我们先从硬件角度来说:一个经营良好的农场一般由入口、主场地(温室)、附属建筑、景观道路和游乐场所组成。 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考虑几个因素。
从软件角度来说:根据节气不断变换场景是关键。 例如,3月份可以结合农耕开发春季种植课程,9月份可以开发收获主题课程。 还可以开发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相应课程。 另外,学校渠道的开发以及孩子和家长的招募,如何尽快招人并最大化人气,也是考验运营团队软件能力的关键。
未来,中国的儿童数量必然大幅增加。 越早关注幼儿教育的需求,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才是我们可以精心规划的方向。 这个农场幼儿园让我们看到了专门针对特定目标建设农场和规划空间的可能性,以及市场的独特性,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旅游消费基数不断扩大,使得社会对持续升温的休闲旅游市场有了更多期待。 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选择去农场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对于农场经营者来说,如何将儿童农业学习融入娱乐之中,形成健康持续的参观,增加家庭粘性,刺激涉农产品消费,或许是未来中国新型农业产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