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兄弟姐妹之间渐生嫌隙
文/田苗苗
原创作品·抄袭概不追究
木心曾在《从前慢》中写道:“记得小时候,大家都是真诚的,说的每一句话。”
回首过去,尤其是60后、70后,总会有很多说不完的话题和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美好。
以前邻里之间热闹得很,现在大家都闭门不出; 以前,兄弟姐妹有什么事,全家人都会来帮忙,但现在,能见面就见不到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但也不排除有些兄弟姐妹长大后确实彼此的接触越来越少。
为什么最亲密的兄弟姐妹渐渐变得陌生? 为什么世界上最亲密的兄弟姐妹变成了他们最不想见到、不想交往的人?
原因无外乎以下四点:
父母一碗水不平等,兄弟姐妹之间逐渐产生怨恨
有些父母更爱那个孩子,并且表现得很明显。
这也导致了那些被父母宠爱的孩子总是在不被爱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权力。 而那些不被父母宠爱的孩子,自然也不会理解那些被父母宠爱的孩子。 他们不仅会偷偷地对自己的父母不满意,而且无法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亲近。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其实,孩子们最终会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彼此之间是否团结友爱,都与父母的作风、教育、行为密切相关。
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古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都说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父母明显偏心,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通常长大后也不见好转。
做的不好的人嫉妒做的好的人,做的好的人看不起做的不好的人。
不得不承认,人性有其奇怪的一面,正如古人所说:“不愁匮乏,只愁不平等”。 不用担心分得少,而是担心分配不公。
即使是兄弟姐妹,随着成长,彼此之间也肯定会有一定的差距。 有的人赚的钱比较多,有的人家庭比较幸福,但这就是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
很多人不喜欢和真正有钱有势的人比较,而只喜欢和那些能与自己相媲美的人比较。 做的不好的人会嫉妒做的好的人,做的好的人也会嫉妒。 看不起那些做得不好的人。
如此一来,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不好了,言辞尖酸刻薄,要么是挖苦,要么是炫耀。 那么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之后,自然就不愿意和自己的亲生兄弟姐妹来往了。
来来回回的比较没有意义,还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我对一切都太在意,害怕成家后遭受损失和麻烦。
小时候,我们这个大家庭经常聚在一起一起吃饭,但渐渐地,做饭的一家人开始抱怨了。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后来,随着孩子们长大了,我们偶尔又聚在一起。
事实上,有任何问题最好当面讨论。 人最怕的是背后说闲话。 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明明也没有那么极端,但背后却说一些难听过激的话,难免会让人不舒服。 。
长大后,兄妹俩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有的不住在同一个地方,有的即使住在一起,也很少互动。 为什么? 比如,我们一起吃饭,一家人出钱出力。 本来是一件和谐的事情,最后却大家都不喜欢了。 这么一想,实在没必要强行凑在一起。
他们都害怕遭受损失和麻烦,所以干脆不再来往,大家都清净了。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父母养老金问题存在分歧
还有一些兄弟姐妹,彼此关系并不亲近。 为什么? 也就是在父母养老金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父母的养老金问题上像踢皮球一样来来回回。 一个人说父母养育了孩子,另一个人说小时候为父母付出了多少,父母对他们有多不好……
清官很难处理家事。 这些目光短浅的家长只有脑子里关心着,没有人能够弄清楚。 没有人能想出一种“公平”的方法。
所以他们表面上保持和睦,但暗地里不但不把对方当亲人,甚至可能会把对方当成敌人。 最近看的电视剧《爱情小院》里有一句话很有趣,那就是:没有孩子的人担心老年照顾自己,有孩子的人也担心老年照顾自己。 这应该是对这种社会现象最好的概括。
喵喵总结: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也就不足为奇了,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愿意与自己的“兄弟姐妹”走得太近,甚至不愿意与他们交往。 但如果非要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概括为两种:
为了过上充实的生活,我不想去卷入事情,也没有太多的情绪,但该付出的时候我就会付出。 我不忘记自己的义务,我愿意通过电话讨论任何事情。
另一种是因家庭纠纷而伤心欲绝,不愿与家人纠缠,也不愿关心太多事情的人。 他们有一种尽力而为的态度,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人们。
这两类人都能理解。 就像有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有的孩子是来“报仇”的,兄弟姐妹有的是前世的福分,有的是太多了。 实在没必要太在意亲情。 ,被迫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
只希望父母给我们这份最珍贵的礼物——兄弟姐妹,不忘初心,多一点帮助和体贴,少一点攀比和关心。
家庭和睦是自古以来未曾改变的真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享受亲情带来的温暖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