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差异化打好特色牌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
突出差异化、发挥特色,成为这些节日活动的重点。 当前,各地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断深化,旅游日益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 如何凸显自身旅游特色,不仅关系到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吸引力,也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好、更远。
以节庆促旅游
宣传视频播出、广告展板、文艺表演、产品展览等,这些曾经的节庆活动“标配”已经不足以概括当下文旅节庆的全部内容。
近日,第九届中国沭阳花木节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举行。 这里的花木种植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 近年来,花木产业优势逐渐成为当地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资源。 今年花树节期间,当地政府推出了“金秋花乡游”旅游专线,方便游客领略沭阳秋色之美。 同时举办沭阳“老鹅”美食节、花乡绿道养生游、“淮海戏艺术节”、楹联书法展等,向游客展示旅游文化资源。 除了花树节,沭阳还举办丰富多彩的花树节,如刘集镇海棠节、油菜花海旅游节等,吸引游客参观购买,成为当地一大“招牌”并吸引了许多游客。 建设花木特色乡村旅游区。
结合当地文化或产业特色举办的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不再是“为了办节而办节”,而是成为一个地方旅游特色的集中展示平台。 帷幕结束,停了下来。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陆丰市连续举办“果文化旅游节”。 东河大米、云南红梨、九头山大白菜等特色农产品是节日的主角,吸引游客品尝新鲜水果。 、欣赏田园风光、观看民族歌舞、购买农产品。 随着这一文化旅游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当地整合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凸显文化旅游产业优势。 如今,这个文化旅游节也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好方式。 品牌。
有文化才有看点
“水云江苏”是江苏省打造的文化旅游品牌。 江苏依水而建,水面比重居全国第一。 我省拥有长江、长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湖泊和广阔的海岸线。 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既有河流又有河流的地方之一。 、河流、湖泊和海洋省份。 近年来,“水韵江苏”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吸引游客不断前来参观。
为了不断丰富这一品牌内涵,江苏省13个区市也在不断探索各自的旅游特色发展道路,各自的文化亮点逐渐凸显。 以大运河沿线为例。 它纵贯江苏南北790公里,连接着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等地域文化。 此外,盐城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保护区(一期),徐州拥有汉文化、军事文化,淮安拥有水运文化、名人文化等,这些都成为重要亮点是当地旅游的亮点,也是当地着力打造的城市品牌。
有了文化遗产,如何挖掘和呈现它也非常重要。 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严辉认为,关键是打造自己的特色。 连云港创造西游文化,与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花果山的描写密不可分。 同样位于江苏的淮安市是吴承恩的故乡,也把目光投向了西游文化。 两人如何打出同一张牌,却又各有千秋? 连云港选择融合:在深入挖掘西游文化的同时,还将山海文化、徐福文化、水晶文化、淮炎文化等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凸显神奇浪漫城市的城市旅游形象。 “美猴王的故乡”。 淮安通过打造全国首个西游主题综合乐园,吸引了众多西游文化“粉丝”。
新业态更引人注目
今年国庆假期,回到家乡沉阳的大学生赵晓瑞专程来到沉阳中街,他说,“很不一样”。 在赵小锐的印象中,这条老街是上一代人逛街的地方,但没想到那里出现了年轻人喜欢的新业态,比如沉浸式剧场体验剧场、喜剧脱口秀等。
去年9月,有近400年历史的沉阳中街升级改造重新开放。 8栋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成为百年中街建筑群的亮点。 花盆底鞋、满族饰品等独特的文化符号,以及代表中街钟鼓的卡通人物“嘎钟哥”、“梅哈姑”,为这条老街增添了新的活力。 为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结合中街时尚消费目的地、旅游消费打卡地的新定位,中街一年来共引进新兴业态39种,同比年增长20%。 其中,沉浸式、体验式功能以时尚消费项目为主。 如今的中街不仅拥有众多“老字号”,而且“新招牌”不断涌现。 已成为悠久文化与新潮时尚并存的沉阳新地标。
除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推出适合的新业态、新项目,正成为地方政府发挥好旅游特色的又一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