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春节旅游‘套路’多,消费‘陷阱’防不胜防

王杰说,酒店的问题只是小问题,毕竟自己好不容易住进去了。更让他气愤的是,父母花了3000多元,却从一个“老乡”手里买到了一块价值仅二三十元的“玉石”。“旅游消费的‘陷阱’,防不胜防。”

其实,假日旅游消费中的“陷阱”由来已久,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也出台了不少治理措施,但乱象依然不少。此前,重庆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只是一个方面,短期内,更重要的是旅行者要擦亮眼睛,不要贪图便宜。长远来看,要从旅游产业全面升级的角度入手。

“套路”层出不穷

“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去云南旅游,本想带父母出去玩一玩,没想到到云南第三天就​​发现父母有些不对劲了。”家住重庆云阳县的王芳今年第一次带父母出去旅游。“刚到云南,父母显得很兴奋,第二天晚上就丢下我一个人出去溜达了。第三天早上,我发现他们强颜欢笑,连早饭都没吃。”

王芳告诉记者,她当时没当回事,以为父母只是水土不服。但随后的几天,父母只想呆在酒店,不愿出门。经过进一步询问,她才知道,父母被所谓的“老乡”带去买玉,花了8000多元买了一只假玉镯。

“我的生日是正月初五,父母以为我成年之后就没买过生日礼物给我,所以当晚就出去给我买礼物,想给我一个惊喜。没想到最后却‘惊呆了’。”王芳说,父母买完玉镯正要离开时,旁边一位好心人提醒他们仔细看看。父母正要仔细看时,带他们来的“老乡”不停分散注意力,最后借口上厕所跑掉了。“最后老乡不见了,卖玉镯的人也不见了,他们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损失几千元不算什么,但想想全家出来过年就是为了玩,结果却被骗了,我们就不想再玩了。”王芳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情况还有不少,也不乏假游客“坑骗”真游客的事件。

旅游区药材被骗_旅游区药材套路详解_药材研学旅游基地

去年年底,达州游客小艾(化名)独自驾车前往阿坝,需要休息,便将车停在荣塘县一停车服务区。当她路过一家药材店上厕所时,一名假扮游客的女子上前主动与她搭话。女子不停介绍手中的药材是无价之宝,并称大量购买更有优惠,诱导小艾食用。

已经动心的小艾在这家店里买了一些药材,该女子继续诱导她把药材磨成粉。不一会儿,药材店老板就把磨好的药材粉拿过来放在小艾面前。小艾当时一头雾水,据小艾描述,她根本没看到药材研磨的过程,也没听到研磨机的声音。由于她的注意力被其他同伙分散,所以一直被牵着鼻子走。最终,小艾在药店的威逼利诱下,花了近6万元买了一堆劣质的“药粉”。

购物消费成低成本旅游“主角”

今年春节前,重庆居民李女士趁着年假,带着女儿去海南旅游。为了省钱,李女士经朋友介绍,报了当地一个自由行团,3天2夜的行程只要700多元,旅行团承诺把主要景点都玩遍,不强迫购物。

没想到,除了路上的时间,最受欢迎的还是游玩消费一体化的旅游景点,购物占据了大部分的出行时间。

到了购物景点,导游负责接驳、发票、领我们进去。在几个景点,游客们不知为何被“逼”着拍照。李女士一开始还被摄影师的热情所感动,但走出大门,看到自己的照片放在通道边的一个大摊位上,还要付20元钱才能拿到,她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部分游客都不愿意把自己的照片让给别人,所以要付钱才能拿到。”

李女士说,这只是“小钱”。在沿途参观的一些民俗景点,不少“优质”产品卖给他们。一些银制品在普通店铺里可能只要几百元,但导游讲解了一些曲折离奇的故事和多功能用途后,游客们纷纷掏出钱包争相购买。“感觉大家买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情谊。”

旅游区药材被骗_旅游区药材套路详解_药材研学旅游基地

“旅游景点都是匆匆而去,但有些购物区,整个旅行团都会停留很长时间,再加上销售人员的巧舌如簧,很容易让人产生冲动购物的冲动。”

在重庆某高校学生马攀看来,低价旅行团需要购物“补贴”可以理解,但让他无法接受的是一些“恐吓式”的推销手段。

他回忆说,自己去青海度假时,报了一个“纯玩”旅游团,到青海后,导游说要请医护人员讲解注意事项,“护士说,很多亚健康体质的人在这里不适应,出现高原反应是很常见的。”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护士拿出一瓶装在白色纸盒里的水,说这是特制的富氧水,能有效预防高原反应。”这位“护士”还强调,老人、体质差的人一定要带一瓶,以免等到真的出事,山上没药了,抢救就来不及了。这瓶水全国统一零售价为138元。

为安全起见,不少游客一次性购买了好几瓶,到达景区后,马潘等人并未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被“坑”了。

旅游评价应纳入监管体系

“国内旅游消费存在诸多‘陷阱’,主要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还不够成熟。”重庆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五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总体看,我国旅游业仍处于成长期,仍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假日消费“陷阱”就是众多“烦恼”之一。要更大程度破除“陷阱”,需推动当前旅游产业升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协委员坦言,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了多项优化旅游环境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旅行社对政策的执行程度差别很大,一些小旅行社仍有“能糊弄多少就糊弄多少”的心态。因此,相关部门的监管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