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概念定义及不同定义解析,让你全面了解旅游的意义
” 注:这一定义强调了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放松和获取知识。 4、流动定义:1974年英国的伯克特(Burkart)和梅特勒(Metler)对旅游的定义是:“旅游是指人们前往各个旅游地并停留的行为。它是人们离开通常的居住地和工作地,暂时到某个旅游地短时间移动并停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 注:这一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征:异国性、暂时性。 5.时间定义:1979年,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公司的马丁·普雷博士来华演讲,对旅游的定义是:“旅游是为了休闲而进行的旅行,在某一国家内的停留时间至少在24小时以上。” 注:这一定义强调:各国进行国际旅游统计时采用的统计标准之一:停留时间。 6.关系定义:1980年,密歇根大学的Bert McIntosh和Chassi Kent Geport对旅游的定义是:“旅游可以定义为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游客过程中,旅游者、旅游者、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居民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 注:这一定义强调:旅游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7、生活方式的定义:1985年,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对旅游的定义是:“旅游是现代社会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化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 注:这个定义强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指出了旅游的一些主要特征,即:异域性、业余性、享受性。 旅游的概念定义2 “旅游”是旅行、外出,即为达到一定目的,在空间上从A地移动到B地的过程;“旅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而旅行。二者合在一起就是旅游。因此,旅游重在出行,旅游不仅有“出行”,还有游览、娱乐的含义。 延伸信息: 旅游的好处: 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对于心情不好甚至抑郁的人来说,面对名山大川、亭台楼阁、险峻胜景,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随风而逝。陶醉于美景之中,使人心情愉悦,促进内分泌,还可以通过综合锻炼,锻炼筋骨,疏通气血,调理精神,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享受绿色带来的宁静与惬意,身心必将达到最佳状态。 旅游的概念定义 3 1.国外旅游的定义 首先,强调旅游地和内容的定义。在国外一般的语言词典中,旅游一词均指人们为了游憩的原因或目的离开家乡前往旅行的活动。这一定义强调了旅游的目的,如娱乐、审美、知晓等。其次,强调旅游的时空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在1991年给出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在一定地点停留,但时间不超过1年的活动。
这一定义强调了旅游活动的空间性(遥远性)和时间性(时间性)。第三,强调了旅游功能的定义。例如,奥地利经济学家舒拉德认为“旅游是外国人或外来者进入非居住地并停留和流动而引起的经济关系的总和”;中国一些学者认为“旅游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旅游是人们为寻求文化差异而进行的一种暂时的文化跨空间行为和过程”。这些从某一学科角度对旅游的定义难免有失偏颇。(例如,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旅游,就容易造成对“旅游”和“旅游产业”的误解)第四,强调了旅游本质的定义。 英国学者布尔卡特和梅特里克1972年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到各种旅游目的地旅行并停留的活动。它是人们离开惯常的居住地和工作地,临时前往旅游地短时间移动并停留的各种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定义者所认为的“旅游的本质——人的流动”。其实,这个定义并没有抓住旅游的本质。有点离题了。旅游的本质是“旅行”(娱乐、美学等愉悦体验),而不是“出行”(人的流动)。第五,强调旅游综合关系的定义。例如,汉塞克和克拉普夫1942年的定义(这个定义被“旅游科学专家联合会”采纳,所以被称为“埃斯特尔”定义):旅游是由非居民的旅行和临时停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也不会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
1980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将旅游业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者及其访客的过程中,旅游者、旅游企业、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各地区居民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广泛社会关系”。第六,所谓权威定义。例如,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旅游业的定义是“旅游业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前往某些地方,为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而停留的活动。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从访问地获得报酬,临时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年”。除了统计意义外,很难理解这个定义强调的是什么,而且自相矛盾。既然强调“旅游业是人们为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而旅行”,为什么又强调“旅游业的主要目的不应是从访问地获得报酬”呢?众所周知,商务活动都与从访问地获得报酬有关。 以上定义中,除一、四外,大多未能把握旅游的目的和本质——以审美、娱乐为主的愉悦体验或游览活动。2、国内旅游的定义 (一)分析性定义 范能川先生在张必公先生《中国旅游史》一书序言中对旅游的定义如下: (1)旅游是广义的审美形式(人类寻求与外界的和谐),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2)旅游是广义的文化活动,既是文化创造的过程,也是文化消费的过程; (3)旅游具有超越空间的特性,往往超越地区、国家、州的界限,并向空间发展; (4)旅游史与人类史是一致的。
(张璧公:中国旅游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序1) 沈宝嘉先生在其主编的《旅游原理》一书中这样定义:旅游是工业革命以后从旅行者中分化出来的定居者,由于移动和暂时停留而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他们不会长期停留,也不利用旅游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二)一般定义 冯乃康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旅游文化论稿》中认为,旅游是一种以到异地寻求审美享受为主要内容的短期生活方式。(冯乃康:《中国旅游文化论稿》,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王宏斌先生在其主编的《旅游概论》中认为,旅游是人们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异国他乡进行非居住地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产生的审美、社会交往、求知等综合休闲活动的总和。 (王洪斌:《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三)聚焦定义 谢延军在《旅游学基础》中聚焦旅游的性质、属性和特点,对旅游的定义作出如下思考:旅游是个体在异地以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张凌云在《国内流行的旅游定义与概念评述——对旅游本质的重新认识》一文中,对国际上流行的30个旅游定义与概念进行了整理和概括,指出了旅游定义的多样性以及由此给旅游学科建设带来的“困境”。
他借鉴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从两个层次对旅游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一层次,“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对人们习惯性的生活、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是对其习惯性生活状态和境遇的否定”;第二层次,“旅游是人们内在的需要与行为得到满足和释放时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从张凌云的30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国际上对旅游的定义分为学术定义和工作定义两大类:概念性定义或学术性定义和技术性或操作性定义(主要是为了统计工作的需要);又可分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两大类:宏观上把旅游看作是由人际交往引起的社会现象(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微观上把旅游看作纯粹个人的休闲方式或经济产业。 其实,旅游本身具有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等多重属性。从30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旅游概念的几个本质特征:旅游是人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与一般货物贸易的移动有很大区别),而且这种移动是暂时的,这是旅游消费区别于其他消费活动的显著特征。旅游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动机,但我们一般认为旅游的动机与休闲有关,当然也可能包括商业、教育、健康或宗教因素,这些都构成了旅游的基础。
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住宿设施、营销体系、游憩和景区服务设施等,这些都构成了旅游业的产业基础。旅游不仅仅是游客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从空间上看,旅游也不仅仅是人流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单向流动,而是由客源地、通道和目的地构成的完整空间系统。旅游整体空间系统既是经济系统,也是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是旅游目的地系统存在的理论基础。国内外对“旅游”本质的不同看法国内外对“旅游”的定义虽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研究者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旅游无非是外来人口进入非居民地区并在该地区停留和流动而形成的经济现象的总和,这一学派的代表是意大利学者A.马里奥蒂。另一种观点认为,旅游是指非居民的旅行和暂住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的代表是德国学者G.格鲁克斯曼。 前者往往侧重经济因素;后者则往往侧重社会因素。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对旅游本质的理解大都会围绕这两点展开。这两种对旅游本质的不同理解,建构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框架和学术路径。旅游经济活动的研究,是以旅游者的动机、爱好、需要以及旅游企业的供给、生产组织和管理为研究对象;而旅游社会现象的研究,是以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即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在目的地流动、停留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为研究对象。前者以人的(心理)需要理论和经济学的供需均衡理论为基础;而后者则以目的地系统的主客关系及其社会影响理论为基础。前者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后者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