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

热搜词: 家中

三亚旅游旺季低价游乱象丛生,政府补贴旗号背后真相惊人

无敌的“低价游”在三亚还是挺舒服的。10元游博鳌、100元游越南……打着“政府补贴”的幌子、打着“中青旅”的旗号,不乏有人主动找上门上船。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记者通过传单上的电话号码报名了“三亚湾夜游”,原价100元,对方却爽快地给记者打折到60元。本以为赚了,可到了游船售票处,却发现有大爷大妈买的船票20元甚至15元。

十几二十元的旅行团大概真的“便宜无比”。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上不会掉馅饼。套路显而易见,利益链也是路人皆知。不管怎样,还是傲慢懒惰的政治造成的。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广告,整顿打击力度又如何呢?事实是,记者2天之内收到了不下10张非法传单,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电话号码和微信号码。在“套路游”中游走的游客,真的只能怪他们贪图小利的本性吗?

套路钱旅游是1000元吗_旅游中的套路_100块钱旅游套路是真的吗

低价游难以根治,说白了就是“臭味难闻却又香喷喷”。据昆明警方破获的违法案件显示,短短一年多时间,一家购物商店就向某旅行社回扣近2000万元,游客购买的玉器、银器等商品的回扣占比达30%至90%。其中,涉案的一家旅行社70%以上的收入来自购物回扣。正是靠着高额回扣,这家只有12人的旅行社2017年净收入超过1200万元。去年,媒体爆料称,一名导游“一年能通过游客购物赚60多万元”。虽然是劣质导游上演的“闭门购物”大戏,但当地市场也看似红火,被坑的全是“顾客”。 谁会关心一次性交易的长期结果?

理解了这个逻辑,自然就理解了为什么近年来《旅游法》和修改后的《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等问题都做出了相关规定,但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回扣的驱动下,低价游依然是国内旅游市场的终端痛点。总之,即便抛开寻租或自我中饱私囊的问题,低价游是赚钱的,但抓低价游是要花钱的,地方监管部门不闻不问又有何可奇怪呢?

套路钱旅游是1000元吗_旅游中的套路_100块钱旅游套路是真的吗

说得更直白一点,低价游未必“无敌”,但可能根本就不好“打”。

近年来,低价游市场要么一时严厉打击,一时放松,一时猖獗,要么死灰复燃,要么形同虚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常态机制和长效机制,出事了就管,不出事就放松。黑车传单满天飞,连爷爷、阿姨都能找出花招,专业职能部门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低价游导游如此理直气壮地说出的“政府补贴”是真的吗?

时至今日,“20元游三亚”依然是常规游的热门项目,这既让人意外,又让人无奈。难道打击低价游的唯一办法,就只能靠游客的“防骗指数”了?当旅游成为和柴米油盐一样的日常必需品时,净化旅游市场的信心,恐怕还要靠热点、热门景点来做表率。(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