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误入老年团,背后是营销套路还是美丽意外?
业内人士表示,“年轻人‘意外’进入老年旅游团,意外享受快乐之旅”看似“意外”,实则可能是“故事”。网络营销机构利用年龄差营造反差感,再用“新潮流”“团宠”“治愈精神疲惫”“缓解社交恐惧”等网络流行词撰写文案,不仅能同时“收割”年轻和老年群体,还能引发社会共鸣,制造舆论热点。
现实生活中,“美丽的意外”很难得,一次自发的旅行,可能不仅美丽,还充满惊喜。一些老年旅游团,入团价格不一样,同一个团,有平台价,有旅行社价,也有砍价价。“同一个团,不同价”,花了高价入团的团员心情肯定不好。平台给折扣可以理解,毕竟这部分差价是平台的利润,但如果现场砍价就能拿到折扣,只能让人觉得不公平。
此外,与旅行社签订的合同中也暗藏不少“玄机”。有的合同上写着“纯玩”游,还写明“无强制消费项目”,但正式开始行程时,导游会告知你设置的几个购物点,并强调逗留时间不长、无强制消费。如此“边缘”操作,实在让人吃惊。游客去购物点,难道就是“纯玩”?
看上去确实没有强制消费项目,但实际上,游览景点的时间缩短,预期的景色被各种商品取代。这和以羊肉为幌子卖狗肉有何区别?此外,导游全程用麦克风“口播”商品,各种保健品、营养品像菜名一样轰炸。在如此“认真”的服务下,一场期待已久的老年旅行团“疗愈之旅”几乎变成了一次糟糕的“压抑之旅”。
无论从消费者权益还是商业道德的角度,商品必须与牌子上的商品相符,这是商家需要恪守的底线和应尽的义务。作为消费者,签订旅游合同时切记“擦亮眼睛”,遇到先“玩”后“买”的情况,可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作为旅行社,如果有购物项目,应提前明确告知游客,操作既要合法,又要规范。
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旅游城市,面对如此多的慕名而来的游客,杭州应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产品的服务和品质,同时,景区内销售的产品可像平台购物一样提供无理由退换货服务,让游客玩得开心、买得放心,应杜绝“欢乐老年团”的套路。